top of page
搜尋


從流量到轉換:X 廣告的實戰密碼
在行銷漏斗中,曝光與話題固然重要,但真正能推動業績的關鍵在於「能否把人帶到官網、商品頁或活動頁」。X 雖然在台灣的使用者總量不如 Facebook 或 IG,但卻聚集了許多高活躍族群,如科技愛好者、金融投資圈與 K-pop 粉絲。這些族群雖小眾,但互動度與影響力極高,只要操作得當,流量與轉換效率一樣能展現驚人成效。 以下透過三個國際案例,觀察 X 廣告如何在不同情境下,幫助品牌與組織精準導流,並帶來實際的成效數據。 案例一:分階段推廣,驅動導流與品牌互動 墨西哥航空(Aeroméxico)在 90 週年活動中,採取了分階段的推廣策略,結合大型曝光與互動導流格式。 操作內容 :使用 Trend Takeover+、Reach Campaigns、Scheduled Notifications 等方式,先行預熱,再推進大規模觸及,最後持續維繫受眾互動。 成效數據 : - 在 Reach Campaigns 中取得 64M 次曝光 - 在 Trend Takeover+ 格式中創造 10.2M 次曝光 - CPM(每千次曝光
7小时前


X 廣告創意最佳實踐:短影音與沉浸體驗的行銷趨勢
在國際市場,X(原 Twitter)早已不再只是單純的社交平台,而是逐漸轉型為品牌溝通、創造沉浸體驗的重要場域。許多國際品牌將 X 視為媒體策略不可或缺的一環,透過影音、廣告互動與跨平台操作,讓品牌故事在第一時間被看見。 回到台灣市場,雖然 X 的用戶規模不若 Facebook、Instagram 廣大,但卻聚集了極具影響力的族群,例如金融投資圈、科技愛好者、動漫與聲優粉絲,以及高度活躍的 K-pop 社群。X 能在短時間內放大議題聲量,對品牌來說是一個「高影響力滲透」的舞台。但要真正讓廣告在 X 上被看見並產生影響力,光有平台不夠,還需要掌握創意的關鍵。 創意最佳實踐:品牌該掌握的原則 根據 X 官方釋出的 Creative Best Practices ,要讓廣告在平台上真正脫穎而出,可以從以下幾個面向著手: 文案要短、要真實 - 最有效的廣告文案通常只有 50–100 個字元 ,簡潔直白、聚焦單一訊息。 - 保持真實與自然,不要過度推銷,而是以品牌本色與受眾對話。 建立行動誘因 - 創造緊迫感,例如限時優惠、
1天前
bottom of page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