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2025 電競市場新動態:掌握最新趨勢,看見品牌切入契機

  • 作家相片: Rachel Tan
    Rachel Tan
  • 12分钟前
  • 讀畢需時 4 分鐘
ree

2025《英雄聯盟》世界賽冠軍戰於 11 月初正式劃下句點。根據 Esports Charts 統計,超過 600 萬名觀眾同時收看這場電競盛宴,再次印證電競已成為不可忽視的全球娛樂現象。在這龐大流量背後,是無數個為勝利歡呼、為挫折落淚的年輕靈魂,這種跨越國界的集體狂熱,正是當代最關鍵的行銷貨幣——熱情。 


當流量紅利與粉絲經濟緊密交織,品牌該如何佈局?本文將梳理今年值得關注的電競市場動態,協助品牌在白熱化的競爭中找到清晰方向。 



市場規模持續擴大,亞太主導全球觀看流量 

綜合多份市場研究顯示,電競產業在 2025 年持續穩健成長,未來十年預計將沿著明確的上升曲線擴大規模。雖然成長速度較疫情期間放緩,但產業已從早期的爆發階段邁向規模化與商業模式成熟的新紀元。 


在全球市場中,亞太地區穩居全球最大電競市場,囊括了 51% 的觀看佔比,是品牌獲取聲量的核心舞台。北美地區則憑藉成熟的商業化模式創造超過 6 億美元營收,位居全球之冠。而拉丁美洲與中東地區作為後起之秀,則正以最快年增率崛起,逐漸成為品牌與平台競相布局的新興戰場。



觀眾結構更加多元,年輕族群成最大推力 

全球觀眾規模預計在 2025 年突破 6.4 億人。這個龐大的觀眾群由約 2.9 億位核心鐵粉約 3.5 億位偶爾觀看者組成,前者提供高黏著度的互動價值,後者則為品牌帶來廣泛的觸及範圍。 

 

進一步觀察受眾樣貌,18 至 34 歲族群仍是全球電競的主力族群,其中 Z 世代的占比最高,預計在 2025 年將達全球電競觀眾的 43%,凸顯電競在年輕族群中的影響力與參與熱度。同時,女性觀眾比例也持續攀升,顯示電競正逐漸走出單一族群的框架,成為跨族群的主流娛樂選項。 


ree


電競觀賽走向多平台,內容型態全面進化 

隨著電競生態持續擴張,串流平台已成為最主要的觀賽窗口。Twitch 依然掌握全球最大觀看量,佔據全球 71% 的觀看時數。YouTube Gaming 憑藉演算法推播與多元內容優勢,累積逾 11 億小時的觀看量。近年崛起的 TikTok Live 則以 39% 年增率快速加入戰局,成為品牌搶攻年輕族群的重要陣地。 

 

全球超過 56% 觀眾透過手機觀賽,反映出內容的即時性正完美契合當代碎片化的娛樂節奏。內容形式也越來越多元,共同實況、賽事分析、短影音精華等內容,已成為延續賽事熱度的主力,不僅有機會打破同溫層,更成為吸引路人觀眾轉化為核心粉絲的入口。 

 

電競已演化為一個跨平台、多節奏的全方位生態系。對品牌來說,觀眾在哪裡,內容就在哪裡,精準佈局多元接觸點,才是贏得注意力的關鍵。 



多產業競逐電競市場,精準行銷成致勝關鍵 

電競觀眾結構多元化,品牌佈局也走向更精準與內容導向的階段。數據顯示,高達 62% 的 Z 世代透過遊戲認識新品牌,且 45% 在接觸後會主動追蹤社群,顯示電競具備強大的品牌滲透力。此外,72% 的電競受眾偏好個人化廣告,在 AI 驅動下,品牌能將電競打造為深度分眾的溝通場域。 

 

在 2025 年,商業合作模式已演化為更細緻的多層次整合: 

  • 隊伍或選手:透過隊服贊助、社群內容與聯名商品綁定粉絲情感,累積品牌認同。 

  • 聯賽或賽事:整合直播與線下活動,快速擴大品牌曝光度與權威性。 

  • 內容創作者合作:結合實況主與電競 KOL,以更自然的方式切入觀眾日常。 

  • 遊戲內活動:以互動機制取代傳統廣告,提升參與度。 

 

電競行銷不再侷限於科技硬體,而是延伸至食衣住行等多產業。其中,消費品科技產業服飾品牌飲料金融服務為投入最積極的前五大類別。品牌若能靈活運用數據洞察,結合 AI 技術與內容共創,便能在這波激烈的注意力戰爭中,精準搶佔目標受眾的心佔率。 


ree


結語 

電競產業已蛻變為具備龐大流量、深度互動與跨平台延伸性的主流娛樂型態。更重要的是,電競能激發觀眾主動投入情感、時間與行動,使其成為品牌接觸年輕世代最具潛力的媒體場域之一。面對這場跨平台、跨產業的注意力競爭,品牌關鍵在於能否深入瞭解受眾的數位足跡,創造出具備高互動性與情感共鳴的內容體驗。 

 

隨著市場機制走向成熟,現在正是佈局的關鍵轉折點。唯有洞察趨勢並果斷行動的品牌,才能在這波浪潮中,將流量紅利轉化為長期的品牌資產。 

  


想將龐大電競流量轉化為品牌成效,與年輕族群建立更深連結?

📩 歡迎聯繫我們,打造最精準的廣告佈局|salesupport@cacafly.com 

📌 追蹤粉絲團,掌握最新行銷洞察|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cacaFly 

 


資料來源 


  

 
 

106 台北市大安區基隆路二段 172-1 號 13 樓

電話:02-66315699    傳真:02-66315698 

統一編號:28112580   Facebook

隱私權聲明  GDPR遵循承諾 

© Copyright cacaFly.com, 2009-2019, all rights reserved.

Amazon, Amazon Ads, and all related logos are trademarks of Amazon.com, Inc., or its affiliates.

bottom of page